古语有云:一天之计在于晨。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每天早上起来都能在桌上发现妈妈买来的热气腾腾的一碗豆浆,旁边有时放着两根金黄的油条,或者是几个白白胖胖的包子。如今出门在外,吃遍不同的早餐,北方的早餐味浓量大吃着爽,江南的早餐精致讲究花样多,但是记忆里的那碗最简单的豆浆,却是我一直牵挂的、属于我的早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细数一下中国不同地区的特色早餐,寻找属于你的家乡记忆吧!
下一图集
老的早餐可就太多了,焦圈儿、豆汁儿、煎饼果子、豆腐脑儿,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其中很有“个性”的一个,炒肝儿。注意这里必须加个“儿”。人圆润开朗,说话也多带儿化音,炒肝儿并不是炒的,而是以大肠、猪肝加淀粉煮成浓浓的一碗。传统吃炒肝并不用汤匙筷子,而是整碗端起来喝。所以从前若有人吃炒肝用匙筷,老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必为外地人。
相传一百多年前,有门氏两兄弟来烟台晒粉条,有一次刚将粉胚做好,遇上了连阴天,粉条晒不成,粉胚就要酸坏。情急之下,门氏兄弟将乡亲们请来用油煎粉胚,加蒜拌着吃,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吃,有风味。于是便帮门氏兄弟支锅立灶煎粉胚卖,人们都说好吃,但问此食品叫什么名,谁也说不出。其中一智者认为此品是门氏兄弟所创,又用油煎焖,就脱口而出叫“焖子”。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胡辣汤起源于河南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是一种汤类小吃。由三十余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头汤做底料的胡辣汤又香又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每个河南人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
说到早餐,就不得不提美食南霸天台南,要说全最重视早餐的地方,莫过于这里了。北部的传统早餐大概就是烧饼油条,但要说道南部的传统早餐,碗粿、肉粽、肉燥油麵、铁板麵、担仔麵、润饼捲、各式咸粥、肉包菜包、肉羹、蚵仔麵线、抓饼、葱烧饼、烧饼油条、咸豆浆、水煎包、割包、素食油麵、锅贴水饺蒸饺、米糕、饭糰、韭菜盒、馒头夹蛋、油饭滷肉饭……信手拈来便是一长串,每天选一种不一样的早餐,连续吃上一个月都没问题。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布拉肠、拉粉、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 ,因为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
米线是云南饮食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经典,云南人早晨起来吃碗米线,算是最最享受的!米线在云南也分的精细,云南米线有两种,酸浆米线和干浆米线。略去制作过程不说,酸浆米线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为传统制法,俗称——粗米线。相对的细米线即干浆米线筋骨硬、咬口、线长。而口味上就更多了,过桥米线,小锅米线,大锅米线,卤米线,豆花米线,凉米线,罐罐米线。当然就早餐来说,一碗小锅米线,总是大家的不二选择。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白居易诗中的胡麻饼就是新疆维族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馕。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作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种类繁多,既美味又具有民族特色。
终于轮到大名鼎鼎的牛肉面了。清汤牛肉拉面,著名风味小吃,传说起源于唐代,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悦目色彩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冬天的早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连汤都喝干净,从胃里涌出的温暖一下子驱走严寒。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