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建设京津冀绿色高档特色“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区的“三区”目标定位,天津市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向设施化、生态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在此背景下,天津市气象局紧紧围绕需求,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以服务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庭院农业为重点,全力保障天津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位居京津城区“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的地理区位优势,让天津的土地变成了“金地”,直供商超的精良蔬菜生产、规模化的农产品育秧产业、反季节花卉生长培育在天津“落地开花”,成为天津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也对气象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需求,天津市气象局确定了以设施农业气象技术应用研究为重点的科研方向,组建一支“产、研、用”一体化的设施农业气象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团队。
早在2007年,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就在天津的农业生产大棚落户,实现了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动态监测;2010年,日光温室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平台的研发,实现了对设施农业自动监测、数据远程传输、温室小气候模拟、温室气象预报产品制作与发布、灾害预警的一体化操作;2015年,设施农业生产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构建起集监测、预报、预警和智能调控于一体的精细化服务流程。
位于宁河区的天津市原种场,以工厂化手段大规模开展水稻育秧种植。秧苗要在可控的时间内形成并顺利移植,离不开精准控温控湿、控水控肥。天津市气候中心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在育秧温室内安装了小气候观测设备,并利用设施农业气象监测预务技术,对育秧进行动态管控。该智能调控解决技术方案不仅了苗壮、苗齐,还节省了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后来被推广到多个水稻种植。
通过进一步开展农作物生长及模拟研究,动态预报预测农作物长势和产量,并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管理操控温室条件,天津市气象局可为农户提供采收、上市等合理化,确保农产品品质高、收获多。
行稳致远。一步步走来,天津都市现代农业朝着规模化、智能化、高品质方向发展,市气象局提供的预报服务产品也朝着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方向迈进。
生产安全、优质、鲜活的农产品,是都市现代农业的活力源。为助力其提质增效,天津市气象局加强合作,不断深化气象技术应用研究,为现代农业打造“人工生长箱”。
天津市气象局与国家农业信息技术中心、、中国农科院、天津市设施农业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成立了设施农业气象技术研发中心,组建跨部门的设施农业气象试验室,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植物表型识别、温室模拟、作物生长模型等应用技术研究,并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建立农业气象物联网试验和农业物联网实用装备测试平台。
2017年底,天津市气象局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技术被市农委作为重点推广技术,送入西青区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农业气象专家、农作物栽培专家和农业信息化专家,合力打造设施农业温室监测与调控技术应用示范,并逐步向全市进行集成推广。
据天津市气候中心主任黎贞发介绍,在示范园,长期以来对不同作物生长和模拟的研究得以应用,针对不同作物配置一套符合其生长需求的综合指标,并通过智能监测、预报和调控服务技术,形成针对作物产前、产中到产后的智能化服务管理。此举不仅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的精细化管理,还能节本增效。
此外,市气象局还在宝坻区的“七色阳光”绿色蔬菜种植、蓟州区的出头岭食用菌生产等多地推进相关,为优势特色作植提供智能化气象保障。
今年初,天津市都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被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确立为全国10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之一。天津市气象局副局长高润祥说:“都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的头衔来之不易,也给我们的工作赋予了更强大的动力。”市气象局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原则,大力推动现代农业服务技术落地,从智能观测发展到远程诊断,从灾变预警发展到智能调控,如今,还大力开展农作物生长周期动态管控、特色农产品气候认证、设施农业温室建设可行性评价等多项研究服务。
现代农业“生命线”,天津市气象局通过一系列举措,力求用精细化的服务、智能化的手段,解决设施农业在生产环节遇到的诸多问题,形成一套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的精细化解决方案,助力都市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男人断掌手相图解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