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于2003年开始引进PPP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公用设施委员会(Public Utility Board)授权的第一个PPP合同为海水淡化项目。新加坡财政部于次年(2004年)出台了《PPP项目指南》,该书就如何成功地对本土PPP项目进行架构和管理等提出了指导性。此后,新加坡批准了一系列的PPP项目,其中70%左右的项目都成功实施或正在有序推进,但也有部分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被予以暂停或终止。
根据新加坡的,采购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才考虑PPP模式。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新加坡认为比较适宜在新加坡开展的PPP模式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体育设施、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垃圾焚烧、教育医疗设施、高速公和市政建筑等领域。
新加坡大力推广PPP项目,但由于本土发展空间和人口有限,新加坡本土项目平均规模和市场潜力并不大,不足以吸引国际巨头的积极参与。新加坡对PPP模式的贡献在于将其自身定位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充分利用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基础设施、国内创新性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基础设施建设全产业链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高质量人力资源等战略优势,发力于亚洲PPP基础设施市场。正在通过各种措施和平台大力积极地推动以PPP模式为核心的东南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为夺取亚洲城市化的商业机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亚洲开发银行(ADB)预计,亚洲地区在2010—2020年间的基础设施市场整体规模估值约8万亿美元。虽然PPP在新加坡国内发展空间相对有限,但其凭借自身在亚洲转口贸易中积累的大量资本、国内工程技术创新性及高质量的管理人才的资源优势,定位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中心”,为东南亚国家即将崛起的城市化建设提供金融、技术和建筑施工解决方案。PPP成为新加坡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措施。
新加坡对PPP模式的创新在于将PPP的应用领域从基础设施建设迁移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市政部门对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但无法通过自身能力来解决的问题通过PPP来解决。建设有专门技术采购PPP平台(http://),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市政建设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对于比较出色的项目在研发前期予以财政支持,待其产品原型生产并经过测试合格后进行批量化采购,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这些创新性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商业化和市场化后,输出到海外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的PPP项目开发、融资和施工建设中,进而提高了新加坡作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竞争力,巩固了“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中心”的战略定位。
为了提高新加坡基础设施建设和PPP项目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该国正在极力实施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其中包括建立各种不同的多边合作机构与跨国合作平台,为新加坡企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国际输出搭建畅通的管道和优秀平台。通过IE部门(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与亚洲开发银行(ADB)共同建立了Asia Infrastructure Centre of Excellence (AICOE),旨在通过向东南亚优秀PPP项目提供咨询基金支持,催化该区域的PPP项目发展,建立项目筛选管道。国家控股的淡马锡投资公司也成立了专门的PPP银行,为国内资本的输出保驾护航。为了扩大新加坡企业和资本在亚洲市场的接触面,国家还积极筹建了亚洲—新加坡基础设施圆桌会议(Asia-Singapore Infrastructure Roundtable);与世界银行组织(World Bank)积极筹备世界银行—新加坡基础设施金融峰会,全力为亚洲基础设施领域全产业链参与者打造和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合作的互动平台。
鉴于基础设施产业在亚太地区的长足发展前景,新加坡设立了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相关的高等教育系列课程和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PPP项目人才,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新加坡金融发展局[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 ]与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耀行政学院联合举办基础设施管理精英项目(Asia Leaders Program in Infrastructure Excellence ),旨在培养未来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精英与。IE与新加坡国立大合发起实习生项目,首期接受9周培训的24位将被派往国际基础设施产业链上9个不同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学生在国际文化和商业背景下运营操作的经验和能力。
由于建立了标准化的招标采购平台(Enterprise One, GeBIZ)和程序,并有清晰的法律法规作为,新加坡的PPP项目招标更加规范、公开和透明(除个别国防采购项目外)。这为PPP市场的繁荣和稳定建立了良好的制度,缩短了市场和学习曲线;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更加、公开和透明的运营竞争使新加坡本国的基础设施服务的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和可以接受的空间,降低了项目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溢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