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当地天气
  • 阳光动力”CEO谈环球首飞:机舱温差一天可达55度挑战飞行员体能极限
  •   原标题:“阳光动力”CEO谈环球首飞:机舱温差一天可达55度 挑战飞行员体能极限

      “阳光动力”CEO、“阳光动力2号”环球首飞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在新华网接受,新华网潘巧文 摄

      新华网2月4日电(记者张艺)“阳光动力”,一个源自的想法,不用一滴燃油、全程依靠太阳能动力,日夜不间断飞行,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下月,它将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3月1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动力飞机将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出发,进行首次环球飞行,途中将经过中国重庆和南京两市。“阳光动力”公司CEO、工程师及本次环球飞行的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先生作客新华,为我们讲述“阳光动力2号”背后的故事。

      新华网:博尔施伯格先生,早上好!欢迎来到新华网,首先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安德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来到新华网演播室,很荣幸认识大家。我们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下月将开始首次全球飞行,途中将飞行至中国,期待到时候能和大家见面。

      新华网:您和伯特兰皮卡德先生都可谓者和创新者,一开始是什么激励你们从事这项事业?你们想通过此次环球飞行和阳光动力2号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安德烈:1999年,我的伙伴伯特兰皮卡德完成驾驶热气球环游世界的创举,那次他也经过了中国的上空。我们都知道热气球飞行需要燃烧大量丙烷来提供动力,而且在飞行结束时燃料通常都是所剩无几。当时,伯特兰就提出疑问,到底有没有一种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就能实现的飞行方式?这个问题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基本上都依赖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污染。我们需要找到其他可持续的、可再生且污染少的新能源。

      在“阳光动力”身上,我们就是在应用清洁能源技术,用太阳能日夜不间断飞行,可以持续飞行一周,甚至一个月。我们希望将“阳光动力”的节能技术应用到生活中,使我们的城市更加清洁、更加美好。

      新华网:零燃油、无污染排放,而是仅靠太阳能,这次飞行就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你们将会使之成真,并且是世界首创。作为飞行员,你们将驾驶“阳光动力2号”日夜不间断飞行,请问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困难和挑战需克服的?你们将会怎样应对?

      安德烈:“阳光动力2号”可以说是一架完全使用可持续能源的飞机,可以持续、不间断的飞行一周。这架飞机在各方面都已经突破极限,最大的挑战就是飞行员的体能极限,怎样才能做到让飞行员也实现“可持续”,如何保持体力,如何休息时间,如何,如何正常的生理需求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最长的一段飞行距离将是从中国到美国,中间横渡太平洋,我们至少得飞行五天五夜,所以如何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花了三天三夜在飞机模拟器里,每次休息20分钟然后醒来,我们尝试着看能否一边保持精力飞行,一边有着正常的生物钟。

      原标题:“阳光动力”CEO谈环球首飞:机舱温差一天可达55度 挑战飞行员体能极限

      “阳光动力”CEO、“阳光动力2号”环球首飞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伯格接受新华网,新华网潘巧文 摄

      新华网:在飞行中有哪些特别的困难,可能会对身体机能构成挑战?

      安德烈:有很多困难,因为我们每天都要攀爬9000米的高度,这就相当于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的高度。白天我们会到达喜马拉雅山顶,而晚上我们会降低飞行高度,因为机舱内不是密闭的,没法保持温度恒定,最寒冷的时候可达零下20度,热的时候可达35度。所以每天都在经历夏天和冬天,这对我们身体的挑战极大。

      我们需要研发出新材料的衣服,以及新的隔热材料去改变机舱,帮助飞行员抵御高空恶寒。我们研发的这些材料同样可以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飞行员的隔离材料就成功应用到冰箱,使得家用冰箱更加高效节能。这就是我们目前所做的,在“阳光动力”太阳能飞机上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也逐渐走出实验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家用电器上。

      新华网:请跟我们的网民简单介绍一下此次环球飞行的线和计划,有没有为此次飞行特别设计什么行程?据悉,“阳光动力2号”届时将在中国的两个城市停留,会在中国呆多久?飞行员在经停中国期间将做些什么?

      安德烈:“阳光动力2号”飞机现在已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准备就绪,3月1日,我们将从那里出发,还有3个半星期的时间供我们准备,大家倍感压力,但是也很期待出发的那一刻。阿布扎比之后,下一站将到达印度,然后在缅甸经停一下,接下来就到中国。在中国,我们将经停两次,先到重庆后到南京。

      到达南京之后,我们得做好扎实准备,迎接飞跃太平洋的挑战,估计在南京停留几周时间,期间将会和市民群众开展各项互动。我们正在和中国科协开展紧密合作宣传推介“阳光动力”,希望我们能给年轻人以激励和。“阳光动力2号”在中国的停留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站。

      新华网:“阳光动力2号”除了是太阳能动力之外,与普通飞机相比还有什么不同?我们都知道飞机的翼展比喷气式飞机还长,重量却和一辆SUV相差无几,你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有什么特别有科技含量的方面想和我们分享?

      安德烈:“阳光动力2号”更像是一次飞行实验,我们整合了很多新技术并且让这些新技术得以应用。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收集并储蓄尽可能多的能量;飞机的重量之所以很轻是因为我们采取了碳纤维的技术,碳纤肋条不仅坚硬,还很轻,甚至比一张打印用的纸还要轻,这些都是我们测试过并实际应用在这架飞机上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扩展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如建筑房子,采用我们飞机上使用的隔热或者加热设备就能让房屋冬暖夏凉;应用在交通上意味着可以节省更多能源,应用在家电上也可以更高效,比如冰箱。我们不仅需要应用这些技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需要减少我们排放的废弃物。很多国家在节能减排、节约能耗方面都可以采取这样的简单思。中国当然也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一直保持高速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支持今后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架飞机就是一次飞行实验,这是最恰当的形容。我们的目标是想看看能用这些技术具体做些什么。

      原标题:“阳光动力”CEO谈环球首飞:机舱温差一天可达55度 挑战飞行员体能极限

      “阳光动力”CEO、“阳光动力2号”环球首飞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在新华网接受,新华网潘巧文 摄

      新华网:与“阳光动力1号” 相比,“阳光动力2号”有哪些改进?

      安德烈:“阳光动力1号”的设计就是为了证明我们的太阳能飞机可以日夜连续飞行,这是我们四年前的目标并且实现了。四年前的那次飞行很顺利,横跨整个美国,从飞到了纽约。但是那并不是一架可以飞越大洋的飞机,不足以飞行那么长的距离,所以我们需要设计第二架能长时间飞行的飞机。第二架飞机融合了许多正在开发的新技术,能让飞行员独自驾驶飞机飞行4到5个日夜,穿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这很新奇很特别,也是我来中国后想与大家分享的新鲜事。

      新华网:如您所言,“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将经停印度、缅甸、中国、美国等国家,飞机每到一个城市,你们需要当地提供哪些便利和支持呢?

      安德烈:“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是一项创举,就好像上世纪初人类发现如何实现飞行一样意义重大,这项创举需要很多支持和协助,我们到哪儿不仅得带着自己的团队,还需要当地给予一定支持,因为我们还要接待前来参观的,他们都想亲自来看一看飞机本身,想要了解飞机所使用的科技。所以,在我们经停并降落的城市机场,我们申请当地和机场搭建一个足够大的帐篷,因为“阳光动力2号”超级大,比世界上现有的最大的喷气式运输机还要大,而且我们还得接待前来参观的。在中国,我们正在和重庆、南京市协商,请求当地和机场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场所,以供飞机展示和人员参观。

      新华网:您也提到,“阳光动力2号”要做到环球飞行,背后得有一支强大的团队,跟我们说说您的团队情况吧。

      安德烈:我们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团队,由很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来自多个合作伙伴,是他们建造了“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12年前,最开始做太阳能飞机这个事业时,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航空业者,结果得到的却是否定的答案,他们认为建造这样一架飞机是不可能的。没办法,我们只能自己组建团队,自己来设计飞机,自己找技术公司实现。有趣的是,虽然“阳光动力”的团队都不是做航空业出身,但我们的跟航空业者没有区别,都是致力于实现更有效、耗能更低的飞行方案和体验。在全球以制造电梯著称的的迅达集团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之一,他们每天带给人们“上上下下的享受”,他们也想找到更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跟我们的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迅达带着他们的技术加入我们的团队,与我们一起研发更节能、更高效的技术手段,我们还有很多像迅达这样的合作伙伴。

      现在“阳光动力”研发团队共有140人,这次环球飞行,有一部分人将跟随我们来中国,有一部分人留在位于摩纳哥的飞行控制指挥中心,还有一部分人将驻扎在美国休斯敦的NASA火箭发射为飞行员、制定飞行线并提供实时天气预报。大伙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是为了让这次环球飞行能够成功。我们团队中有很多年轻的面孔,而且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一起工作非常愉快。

      原标题:“阳光动力”CEO谈环球首飞:机舱温差一天可达55度 挑战飞行员体能极限

      “阳光动力”CEO、“阳光动力2号”环球首飞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伯格在新华网接受,新华网潘巧文 摄

      新华网:您对于未来太阳能技术以及太阳能飞机的发展有何愿景和期待?

      安德烈:通过“阳光动力2号”的首次环球飞行,人们会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事件的开端,就好像当时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查尔斯林伯格驾驶飞机横越大西洋一样,他们实现了飞机飞行,而我们则是探索发现了如何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实现飞行。我们所想要做的,而且已经在进行中的,那就是研发一款能够替代人造卫星的太阳能无人机,飞行高度高于普通飞机所在的大气平流层,六个月持续不间断完成通信等功能,继而拓展我们的手机通信信号,将互联网信号传送至更远,这要比发射人造卫星划算的多。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计划,而且已经开始在实验和开发了。

      新华网:几天前,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此次采访的预告,很多网友对“阳光动力”太阳能飞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希望通过新华网提出自己的问题,下面是一些网友的提问。“阳光动力”项目经历了12年的探索才走到今天,回望过去,您认为有哪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值得与大家分享?

      安德烈:12年来,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就是我们将脑中的构想终于付诸实际。要知道,拥有一架在能源使用方面如此高效的飞机,并且让它日夜不间断飞行,并非一蹴而就,并非因为某一项单一的发明或者发现,它的成功更多地源于大量的技术被攻克。因此,我们才能让这架太阳能飞机使用高效能源。我们没有指望通过某一项单一的发明就解决所有的难题,而是将现有的技术应用到各个方面,进而能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使用能源。

      新华网:还有网友对您在飞机上的生活表示好奇,想问您在飞机上怎么、会选择何种食品、会不会睡觉、如何熬过严寒的夜晚?

      安德烈:飞行是在9000米的高空进行,有时候气温非常低,有时候机舱温度又会非常高,飞机使用的是可持续能源太阳能,那么该如何让人体也做到“可持续”呢?这是一项挑战非常大的任务,我们努力让飞行员在机上的生活尽可能地节能高效。我们也研制了一些特殊的食物,能够经历温度骤变而依旧保鲜。普通的食物在经历零下20度到零上30度的变化之后,很快便无法食用。因此,我们和一家公司合作,研制了一些能够在不同温度下食用的食物。这些食物既可以加热食用,也可以常温或低温食用。

      研究人员在驾驶舱还设计了特殊的座椅,其靠背能够往后放至水平,可让飞行员向后躺下,并调整姿势。飞行员在飞机上的睡眠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内,我们认为20分钟足够让飞行员恢复精力,并且能让飞机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的时间尽量缩短,以便能更好地操控飞机。总的来说,各个方面都要权衡利弊,考量周全。

      另外,我们还在飞机上设计了“厕所”,我想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飞机上的“厕所”与飞行员的座椅一体相连,当飞行员“内急”时,便能够“就地解决”,跟在家里上厕所基本上没太大差别。

      原标题:“阳光动力”CEO谈环球首飞:机舱温差一天可达55度 挑战飞行员体能极限

      新华网:您刚才提到的特殊食物,口味怎么样?好吃吗?

      安德烈:是的,味道还不错,我们花了数年时间来研究这种食物。首先要了解飞行员需要什么样的食物,以各方面营养摄入的均衡。因此,研究团队在准备食物时花了不少心血,根据每个飞行员的不同口味准备了不同食品配方。尽管在飞行中和的坏境都比较恶劣,但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新华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您已经多次执飞太阳能飞机,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印象最深刻的飞行经历?

      安德烈: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也是这架太阳能飞机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早晨它能够在电池基本耗尽的情况下起飞,当太阳出来后飞机可以在爬升至9000米高空的过程中,同时通过太阳能感光板给电池进行充电。所以,在白天的飞行时间越多,所获得的电量就越充足。在夜晚,如果选择让飞机降落,那么白天储蓄下来的电量可以转移到电动汽车等电力驱动的设备上使用;如果选择让飞机在夜间继续飞行,尤其是飞行至海洋上空无法降落的情况下,白天获得的电量也能提供飞机夜间飞行所需的动力。

      因此,驾驶这架太阳能飞机飞行的经历,以及目睹它在飞行过程中还能补充动力,让人感到非常的惊喜和难以置信。我曾经是一名空军飞行员,驾驶过各类战斗机,在驾驶这类飞机的时候你必须时刻关注燃油表,因为在飞行15-20分钟之后油箱很快就空了,而驾驶太阳能飞机则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所以,它给我带来的体验的确是前所未有。

      新华网:我们知道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探索者,不少网友被您的多重身份所吸引。请问您平时如何在多种角色中进行转换,有没有一些成功的诀窍?

      安德烈:我认为我的多重身份给我带来不少优势,我能够了解不同的角色所能胜任的工作。例如,当我需要指导飞行工程师设计飞机时,作为一名飞行员我清楚地知道飞行员需要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些角色都能整合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但比较困难的是,当我在做决定时,需要思考我究竟是以哪个角色作为出发点来做出决定的。我们的团队需要随时对自己当下的身份保持,不能把团队领导者和飞行员的身份搞混了,否则会出现。从飞行员角度看问题,首要是飞行安全,但团队领导者的出发点不一样,他更在意的可能是项目的推进,会希望尽可能挑战和突破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极限,这就有可能带来。幸好团队中还有其他人能够帮助我们完成角色,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从正确角度出发,做出正确的决定。

      总策划:田舒斌 策划:刘加文 终审:常烨 主持人:张艺

      (原标题:“阳光动力”CEO谈环球首飞:机舱温差一天可达55度挑战飞行员体能极限)